陈卫兵一行先后来到罗亦农生平业绩陈列展、县图书馆,实地查看文化阵地建设及使用情况,现场听取相关负责人对我县文化阵地建设情况的汇报。
近年来,我县立足县域实际,大力推动文化阵地建设,提高群众生活质量,筑牢群众精神家园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。据了解,我县共拥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、国家二级图书馆1个、创建省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1个(易俗河镇综合文化服务站)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(罗亦农生平业绩陈列馆);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15个(其中国家级1个——青山唢呐、省级1个——石鼓油纸伞、市级7个、县级6个)。全县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共建成图书馆分馆21家、文化馆分馆18家。按照“门前十小”标准,我县有296个村(社区)达到“七个一”标准,占84%;55个村(社区)达到“六个一”标准,占16%,实现了村(社区)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。
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,县文旅广体局负责人汇报了我县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情况;县图书馆、县博物馆、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要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就如何更好地促进全县文化阵地建设,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。
陈卫兵指出,文化阵地是开展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,也是乡村赋予精神文化内涵、提升群众精神文化风貌的关键平台。近年来,我县文化活动异彩纷呈,举办了多场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较大的活动,得到省市县各级的高度评价。
陈卫兵要求,县文旅广体局要继续抓好人才队伍建设,不断培养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;要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,让文物活起来,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;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,提升文化阵地建设,完善公共文化服务;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,不断提升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水平,夯实农村文化基??;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,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,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,通过提高新时代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,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软实力,使文化阵地建设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“精神高地”。(完)